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不正当手段赚钱 > 新闻动态 > 飞鸟集全解读57:做到苏格拉底的谦卑,仍然不够_智慧_尘土_泥土
飞鸟集全解读57:做到苏格拉底的谦卑,仍然不够_智慧_尘土_泥土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2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03

飞鸟集 57

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,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。

We come nearest to the great when we are great in humility.

We come nearest to the great when we are great in humility.

这是一句浅显而又深刻、容易理解而又难以真正理解的道理,至于做到就更难了。人们对这种道理可以说极为熟悉,它像老祖母说过一百次的叮咛。但越是这样,我们越容易错过它的锋利,总是在这个命题上不断翻船。

为什么?因为人难以认识自身,更难认识自身的局限性。骄傲就必然会犯错、严重时还招致失败,有时还会遭遇当场“被打脸”的尴尬。谦卑从事,这并非简单的人生格言,而且也有上帝的加持,耶稣说,“凡自高的,必降为卑;自卑的,必升为高”。“降卑”二字说起来轻巧,实际则包含了承受打击、遭遇痛苦的真实过程,并伴随严重后果。

展开剩余67%

谦卑,并不仅是个体的修为,人类整体也要谦卑。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谦卑,自以为可以“改天换地”,妄图“战天斗地”,事,那必将招致集体的灾难。历史已经给出过太多次这类代价沉重的证明。

然而,真正理解谦卑二字是极难的,你即便认识到苏格拉底的“无知论”仍然不够,苏格拉底说:“我只知道一件事,那就是我一无所知。”一个人有如此认识是不容易的,尤其是出自一个博学智慧的哲人之口,更是难能可贵。

这不是故作姿态,理由也很简单,唯有博学智慧,方能有此认知。但即便如此,这种哲学层面的谦卑,依然远远不够。仍然难以抵达谦卑的深层。我很早就读过苏格拉底的这句话,内心深有感触,深表认同,甚至因这句话而极为崇敬苏格拉底。但是,很多年以后,在认识到了人的本质——泥土的本质之后,我觉得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谦卑的含意。

如果一个人只是因为生活经验,或哲学反省,而得出“应当谦卑”的结论,这仍可能是一种优越感的延伸,或者只是一种肤浅的认知。而只有当他看见自己的“尘土本相”——那种无能为力、毫无荣耀、如风吹散的存在状态,他才可能真正触及真理的门槛。

为什么呢?为什么认识谦卑如此之难?因为真正认识谦卑,就需要认识人的渺小。而认识到人的渺小,就需要认清自己的本相。人的本相是什么?

当人骄傲自负、自以为是的时候,人的本相就是泥土;当人心怀敬畏、满心谦卑的时候,人才由泥土变为“有灵的活人”——即便如此,这灵仍然不是属于人的,而属于赐灵者的。若他再次骄傲,那灵便远离,他终究还是一把泥土。

这,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。认识到人的本质,人就是万物之灵;认识不到这个本质,人什么都不是。

人不是改造世界的英雄,而是被造的尘土。不必妄图蚍蜉撼树,不要有蚍蜉撼树的幻想,更不可妄自尊大,以为自己是神,或在人群中寻找救世主。那不过是泥土崇拜泥土,尘埃敬拜尘埃。

当排除那群想改天换地的地狱之子时,你就离真理更近了一步。当然,这还远远不够。你仍然要时时牢记,你不过就是尘土,不要自以为有智慧。这句话不仅是指向自己,也是指向人类整体。

你可以寻找智慧,但不可自以为有智慧。不仅不要以为自己有智慧,也不要以为人类有什么“集体智慧”。尘土哪来的智慧?尘土再多还是尘土,你若相信尘土能生出智慧,那你实际上不如蚂蚁有智慧。

可惜的是,世间很多人仍旧在人处寻找智慧。总以为这世上有什么“大彻大悟”的高人,以为某位哲人、智者能开悟世界、引领人类。如果真有这样的人,苏格拉底算一个——仅凭那句“我一无所知”就足以获此荣耀。但除此之外,你以为的觉悟者,在苏格拉底面前,不过是小溪比于大海。向人处寻求智慧,这比缘木求鱼严重,不但最终将一无所获,而且还将丢失了灵魂。

回归本相,方见真实。唯有敬畏,方知谦卑。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,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。

谦卑,是一生的功课。不是某一天“开悟”就结束了,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理解、警醒和践行,直到生命结束。果直如此,你就伟大了一辈子。

伟大不是目标,而是唯有在谦卑中,方能与神同行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
不正当手段赚钱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